大连房产律师网-大连资深专业房地产律师王希胜的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王希胜律师 13840969156办公地址导航
查看: 36485|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规定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6 10: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6 d: C8 X* r8 D/ 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 N6 Q/ S7 u3 l" r& t( Y* G) X, z0 S第74号
5 J. C4 P: `2 u- k6 k2 m- g9 t
) I- c1 i/ i5 Y( D0 `& t6 D2 L) e$ t7 f4 n- ]* S7 ?8 q5 n( C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已经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国务院第七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I8 _1 _7 I9 V! B" ~2 U
                         总理  李鹏- [& @3 L  Q6 s+ M% L, E! l' a
                       一九九一年二月十五日7 E9 Z4 d! O$ \& p. \/ M2 J) G) y
! i- Q' b2 z7 A$ e/ d! ]9 \

6 n+ d# ^: J; y" Z/ A* ~$ h第一章 总则5 s( g. n6 h/ d: m4 Z) n) `
/ N- @! q5 q3 t' G7 T2 l( J

8 A6 X9 \+ Q) G$ \  h+ ^. |2 v5 l; \  T. I9 j

& x& [6 ~- o+ N( n2 z第一条 为加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的管理,合理征用土地,妥善安置移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0 u+ g1 W7 N" Z- k5 Y5 }, W

, w7 k0 s7 j& ]% ]# m) n* p% J7 U4 N" b# m( q
第二条 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以下简称水利水电工程)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适用本条例。4 x7 r2 {$ h7 B! S. c$ h/ X! \

& }0 ?( T& y4 @' ^, y: A2 T- \# m* Z
第三条 国家提倡和支持开发性移民,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 G: ]& ^" V. e
; J( Q! a& c6 _0 ^+ D- j

; ~9 @0 n% N% w: L- d第四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应当实行下列原则:2 P1 i: D8 y5 h- i4 I
  (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应当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安排;
3 O% l2 h. X  q( [, Y# O: c  (二)移民安置与库区建设、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经济发展相结合,逐步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 X% f& Y( y6 G1 |6 r7 V- D
  (三)移民安置应当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利用库区资源,就地后靠安置;没有后靠安置条件的,可以采取开发荒地滩涂、调剂土地、外迁等形式安置,但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M' e0 j* e6 v3 H: Z3 s

/ L* s1 o8 c" j0 k; X第二章 征地补偿3 N$ {3 l1 |+ q; K) Q* K: X* J

* f6 n5 v/ V7 z1 K9 B' ]% G7 B0 R5 s
6 z  W& s5 C0 @

8 Z; w; a- l" @2 P第五条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的土地,由建设单位按下列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 p7 f# m' Y, I7 @( E' D  (一)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至四倍;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二至三倍。大型防洪、灌溉及排水工程建设征用的土地,其土地补偿费标准可以低于上述土地补偿费标准,具体标准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Y( D5 q3 D3 x8 M6 U& d. ?
  (二)征用其他土地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照本条第(一)项的标准规定。1 r' ?, Y$ u2 y2 V0 p) x4 J  `" a
" V6 ^7 C1 b( c; E$ x
" }' u. i+ y1 y$ X% @  n2 ^
第六条 依照本条例第五条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安置移民仍有困难的,可以酌情提高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下列倍数:
0 E6 e: a7 h1 L4 H9 J# P) |  (一)库区(含坝区)人均占有耕地一亩以上的,不得超过八倍;: ]; Q- z9 b5 r) e# i" m6 [8 p9 b7 l
  (二)库区(含坝区)人均占有耕地零点五亩至一亩的,不得超过十二倍;7 U! ], |! ]- m9 J4 _5 c# p. `
  (三)库区(含坝区)人均占有耕地零点五亩以下的,不得超过二十倍。
6 N6 a& D' S* Z* A9 g
# p# g2 O1 p; o% V+ |4 C5 q8 p. K  t, a
第七条 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本条例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标准另行规定。. D! Q& b' g0 o+ ]7 C3 [
( F/ e' W% h# f/ o5 g. n5 i4 U
! m+ P9 C5 v0 W$ l
第八条 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c' g8 @& c2 v8 ]* C6 [
1 Q* f! V. p9 o+ N3 ^5 ?

# ~  p4 Z8 I/ u第九条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由被征地单位用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安排因土地被征用而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的就业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也可以包干到县(市),由县(市)统一安排,用于土地开发和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但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私分,不得挪作他用。' A+ I/ K, T4 B$ P
  移民经费列入工程概算,工程开工后,按批准的年度移民安置计划提前拨款。
* Q1 ~. Z8 a- u
8 N1 U! H( ^9 s, g; a第三章 移民安置) t2 D' \' v3 s4 H
4 @5 [) S1 j* [8 q: M
" h6 s5 T/ B5 Z7 n

4 v' ~% V) ~6 ?7 h7 _8 \3 s2 h, M- q; B$ r
第十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阶段,会同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安置地的自然、经济等条件,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编制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置规划应当与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同时报主管部门审批。没有移民安置规划的,不得审批工程设计文件、办理征地手续,不得施工。
( e2 ^5 \# G1 U7 `  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7 D% P- h! w( p
8 g  ^% N4 R' ^* j; f$ g
: n& T& J8 ~( y3 [/ b
第十一条 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按工程建设进度要求组织搬迁,妥善安排移民生产和生活;工程竣工后,由该工程的主管部门会同移民安置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移民安置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
! c" Z3 b) G# R: M: T9 @. _8 `
9 ^6 m5 [" H9 N* m: o! j' w  w' ]
第十二条 水利水电工程的移民,应当在本乡、本县内安置;在本乡、本县内安置不了的,应当在该工程的受益地区内安置;在受益地区内安置不了的,按照经济合理原则外迁安置。
9 T, m8 o$ U6 L) N! ]/ e  因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征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单位,通过发展农副业生产和举办乡(镇)村企业等途径进行安置。7 [- a3 a( ^+ |' u

  @, D& ^& l* x9 V: Z5 d) E$ Q5 A6 Z: C' X$ j/ q9 N$ ]- c
第十三条 移民自愿投靠亲友的,由迁出地和安置地人民政府与移民商订协议,办理有关手续;迁出地人民政府应当将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交给安置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
- C# y. W3 i; d5 \0 T6 X1 w4 _
8 C7 h, o1 z2 b  Q! A! [" @) Q3 V- y
1 \% ~/ h& a* Q: z) ^- b% k; y第十四条 被征地单位的土地被全部征用,依照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确实安置不了的移民,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原有的农业户口可以转为非农业户口,但必须从严审批;其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交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
. @& p% @2 V5 ~6 ]% @$ J7 d3 D$ L  R
+ ]6 }& o* n/ z$ i  t. ]
第十五条 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必须搬迁的移民,不得借故拖延搬迁和拒迁。经安置的移民不得擅自返迁。% S4 P8 ?- |( d' k& i
2 L7 T7 h9 t6 E) M# \$ y
6 G% j6 t, e6 x+ c
第十六条 因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迁移的城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按原规模和标准新建城镇的投资,列入水利水电工程概算;按国家规定批准新建城镇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的,其增加的投资,由地方人民政府自行解决。# g: B' m: }& d+ y
  因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迁移的企业事业单位,其新建用房和有关设施按原规模和标准建设的投资,列入水利水电工程概算;因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需要增加的投资,由有关单位自行解决。
! I+ y& N2 F! _. A7 g, E* l9 d0 ~; s1 s$ u; R; v" Y* N
+ H7 x/ S! D: L' {# `
第十七条 国家设立库区建设基金,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维护和扶持移民发展生产。新建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建设基金的提取、管理和使用办法,由水利部、能源部会同财政部制定。* W/ A- W8 G6 X7 b5 n
( Z) n# N- {: J& S
, C3 N: a: J# V) g
第十八条 水电工程竣工后,国家有关部门对移民生产的生活用电量应当按核实电量给予保证。移民用电应当照章交纳电费。对移民生产中的高扬程提灌和围堤排水用电,应当按核实电量给予电价优惠。
% _) u- Y! D" ]; {  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形成的水面和消落区,由工程管理单位统一管理开发利用;在服从水库统一调度和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应当优先组织移民开发利用。
/ |3 N! N7 P& i% W2 y
5 G4 q9 e! A* G1 K4 `- X) ]& u- Z  m- [
第十九条 国家安排支农、扶贫资金和交通、文教、卫生等经费时,对移民安置区应当适当照顾,以扶持移民安排生活和发展生产。+ a6 c# D" p& h1 G2 j
  国家在移民安置区和工程受益地区举办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结合安置移民。, h1 V/ w  U5 _( k7 N

& {0 s: r+ R. j, ^3 Q# X0 T8 R
7 n  o) ?8 N5 @; g, g5 m, T* m) N$ I第二十条 国家对移民扶持时间为五至十年,自移民安置规划实施完毕之日算起;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分期分批安置的,自每批移民安置完毕之日算起。1 Y, U! _! c3 E; ^! T

* k) ]/ B7 h- N9 b1 G第四章 罚则& h% x9 y7 g9 }; K+ M
# Q* ]2 V% Z) x' g
( _9 v3 H3 i: j( C

6 G* K# M9 y9 h' B# x/ P* z5 @  h! n0 U) M' W1 I5 k' g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非法占用被征地单位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责令退赔,可以并处罚款;对主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个人非法占用被征地单位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以贪污论处。
+ T, c7 B) G2 D: ?* ]& t: I0 z& B" V4 z
2 Q7 r( y4 v8 p. t8 [3 I3 p
第二十二条 在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过程中违反本条例规定,扰乱公共秩序,致使工作、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w$ @9 L; g4 ^# Y
  S2 T: T. u, D1 r; i% t$ a7 U; B/ X" P/ |
第二十三条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1 G. F. R" u- S

/ d( d. d$ _$ b6 Z9 _3 W" j第五章 附则
1 {! O/ b% W7 r7 Y+ m" @$ m7 u, x+ l5 l& T; e. L
3 w" |7 q, m- X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I% o( f+ u1 w

; m  y) V3 @- h" Q1 [8 z3 r& i* \
第二十五条 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国务院审批。
# Q% h& X6 A& g6 J
" X" P$ \7 ?1 x5 h) @
1 i$ l# ~: p0 g& @6 }1 l3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由水利部、能源部负责解释。+ F: w5 A3 \9 E

  J! N# M" B0 T9 \/ z
4 s+ ], i6 N7 ]: O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 [  a1 |+ N5 P2 Y9 V$ B( _7 i- G- p. p/ \5 h: e" _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土地被征用所得的补偿费和
" J3 G( N3 `1 p# N7 C& q, K: d8 V安置补助费应归被征地单位所有的复函  X$ r8 I- A8 c7 |; b
# y* K* }  m2 D
) ]4 X3 x2 t1 @/ k1 H
(1995年1月16日
9 o; W2 n% {4 G" M8 i# H& j! e法经〔1995〕13号)3 l4 Y# t' `& L0 A( t% v  Z$ q

4 g: i0 o# t) P, _9 d5 j0 _2 P8 a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 y6 k/ ~# A$ j1 n1 x, N( U  你院赣高法经〔1994〕22号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7 |, x( [- |/ O* X1 J; W  原则同意你院第二种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1986年12月27日江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办法》的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原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归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由村民小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土地被征用所得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归被征地单位所有,由被征地单位集中管理,列专户储存,县级或乡级人民政府监督指导使用,由被征地单位用于发展生产和安排因土地被征用而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的就业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不得分给个人、移作他用或平调。你省九江市庐山区虞家河乡大桥村第十一组的土地被全部征用后,虞家河乡人民政府将部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由乡、村两级按3∶7比例留用,并将该费用于扶助、开办乡属企业的做法与上述规定相悖。且大桥村第十一组在土地被征用后,仍然保留着村民组委会机构,在信用社有开户和存款。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应归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由虞家河乡人民政府负责监督指导村民小组对上述费用的使用。/ U: u0 b& C- y

$ L  G% x: d' y) I, W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用土地过程中征地单位支付给) |/ y5 }! D% m, p
土地承包人员的补偿费如何征税问题的批复- W: p4 K/ W" U* |
- Q1 @( b7 w5 L$ {4 W) |0 _6 f5 Y
! ~3 S9 P# j+ e& u$ O1 v
(1997年2月13日国税函[1997]087号)
, X' a# Y: L' f" r6 B
& H$ l2 x4 n* O辽宁省地方税务局:
) Y0 j" K* {3 B5 ~/ g  你局《关于征用土地过程中征地单位支付给土地承包人员的补偿费是否征税的请示》(辽地税个[1996]31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7 R" @: V& `$ N4 r4 R( N
5 ]! z- F+ Y$ M/ y7 C: q  D. W+ Y) e# V$ H' ~
 一、对土地承包人取得的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青苗等土地附着物的补偿费收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销售不动产--其他土地附着物”税目征收营业税。
) O% L2 n5 A- O6 L
8 Y3 D! l7 ?' t8 h* i2 |
$ P# t( Q. R' s/ |8 N$ k  E 二、对土地承包人取得的青苗补偿费收入,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取得的转让建筑物等财产性质的其他补偿费收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财产转让所得”应税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6 y6 d7 u! y3 H6 H& U9 W# s& Q
: V. N! N) A6 f
8 Z* {" u8 L+ B, g1 W# L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补偿征地款方式1 v; o8 n" |) ]# Q
取得的房产征收契税的批复! p; b) ^/ x4 N, k5 A

3 A! n3 Z, Q/ I, Y5 S" i7 ]/ y
6 B8 I/ T( n' i0 h# I$ U(1999年11月11日国税函〔1999〕737号)) H, P4 \/ q$ R; c" S

! `# M" r2 ]) }8 b$ H广东省财政厅:, x- U, ?- p/ b
  你厅《关于以补偿征地款方式取得的房产是否征收契税的请示》(粤财农〔1999〕31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 R) s9 c7 ^1 c
  你省汕头市龙眼街道办事处征用属下南墩管理区土地与华乾工业园有限公司合建商品房,并在商品房建成后,将其中一部分商品房产权以补偿征地款方式转移给南墩管理区的居民。这种房地产转移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以征地款购买房产的行为,应依法缴纳契税。! b% F' S6 U& x& c
" C: b+ E3 [+ P3 _1 O# X
关于加强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  b! |+ ^+ t( G) U" j  q
5 E$ B1 o7 Z8 V3 Z9 O2 j9 I
2 B$ D6 t$ ]8 I6 _
(国土资发〔1999〕480号)
' T8 q1 v, F& s% s0 C! b8 U+ _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P: O. r$ W% r; c
  长期以来,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征用集体土地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妥善安排了被征地单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保障了各类建设用地。但是,一些地方还存在滥用征地权、征地补偿标准不合法、征地补偿安置不落实、侵犯农民权益等问题,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为切实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加强征地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9 @2 h; p2 V7 v
4 T8 W2 a$ Z8 D% z7 s8 M) {

% [5 |& c0 m! K2 Z 一、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政府统一征地制度,保证征地工作依法进行
7 a: j( w3 l" [' \# p, V  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用地,是政府行为。各地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确立的征用土地制度,实行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征地。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及法定的征地批准权限和程序,代表政府负责组织征地的审查报批和具体实施工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审查报批和组织实施征用土地。! k% _1 C2 ~6 [" @+ b6 k5 ?
  各地应依法规范征地审批和实施行为,确保国家经济建设用地。征用土地必须依法报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批准,严禁越权批准征用土地。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实施的具体工作。+ M& E# q4 J. P- ?

9 C" c7 S$ O& B# \; h1 J# b" k
2 g0 S, B" \6 r, e 二、依法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 Z" B9 m  F, y5 i+ m! N8 z
  各地应按照《关于印发试行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文书格式的通知》(国土资厅发〔1999〕41号)和《关于印发征地批后实施管理文书参考格式的通知》(国土资厅发〔1999〕35号)的要求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征地调查和征地补偿登记时,应深入村组,实地调查。土地权属应以土地登记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权属协议书为依据;土地地类、面积应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和勘测定界成果为准,附着物状况详实。征地调查应在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前完成,并结合征地补偿登记进行复核。6 P( P7 J, x& ?2 o
  各地应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征用耕地的,要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土资厅发〔1999〕97号)的有关解释,核定有关费用标准。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定不同地类的具体征地补偿费用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既要防止克扣、压低征地补偿费用,损害农民利益;也要防止被征地单位和群众漫天要价、谎报地类、扩大面积和有关部门借征地之名“搭车收费”,加重用地单位负担。/ V2 p1 b' M% L% ]# C' U1 F$ L  s

3 r' T4 l) i5 D; ?# h* s
+ w/ Q5 N% D4 l) H7 A 三、依法管理和使用征地费用,妥善安排好被征地单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3 e% d. F8 |. t$ u4 G( M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各地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切实保证征地费用依法管理和使用。土地补偿费支付给享有被征用土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生产;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根据征地补偿登记,依照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标准支付给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安置补助费根据不同安置途径,依照法律规定支付给负责安置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可发放给被安置人,由其自谋职业。对土地被全部征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撤销建制,实行“农转非”的,其征地费用应全部用于转为非农业户口人员的生产和生活安置。' e( [7 ~! _. p  D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货币安置、社会保险方式安置等途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多种途径安置机制。经济发达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可按照规划用途预留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确定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发展农业生产或从事多种经营。有条件的地区可允许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补偿费入股,兴办企业。
2 P* ^: f0 m7 ?* @  r; d; S4 A% u* ]1 j3 l" r( X3 h: C
. S/ j: Q! M- G3 p
 四、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建立被征地单位群众的监督机制3 \3 R' R8 s* h: {, N& Y% K
  各地应依照法律规定,公开征地工作程序,提高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体搞好依法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工作;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要注意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对补偿标准或安置途径有争议的,按照法律规定做好协调和裁决工作。在争议解决前,不应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 d1 b; g! ^8 Q! S. w; m2 S  征地的各项费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按时发放,全额到位,不得拖欠。对遗留的拖欠征地费用问题,各地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理,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责任督促有关单位限期解决。对侵占、截留、挪用征地费用的行为,应依法予以查处。  E, ^& Y6 B4 b9 p; s5 B. @
  所有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可采用乡管村(组)用的形式设立财务专户进行管理。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协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征地费使用公开制度。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统一安排使用的,应征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征地补偿费用的收取、支出、用途等情况均应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以接受监督,防止出现营私舞弊行为。
, q) x& L) i" D1 Z* N* ]: z; |% J
, I7 T7 g3 Y/ y7 _* ^# ]' N7 ~0 R' @5 m, `0 ^: h
 五、加强对征地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规范征地行为
; [) b# V; H, I; |# E( i- D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拟定征用土地方案时,填表人、审核人、主管领导应分别签字,各负其责;审核报批过程中应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履行审查报批程序;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依法批准后,应明确组织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责任人,保证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凡由省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征用土地,每季度第一个月中旬前由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汇总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h* P- I. E: U- o& J) Z. z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职能转变、政事分开的原则,把征地调查、勘测定界、整理资料、征地批后实施及组织补充耕地等事务性、技术性工作,委托给有关事业单位承担,以便集中更多精力研究政策,抓好管理。有关事业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征地服务工作。
1 k4 F" `# R& }
" T& }; _8 M# g9 t' K                             国土资源部
* O( u7 Z( ~2 ?8 i7 A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 R4 w  [1 R9 Y# U/ Y" f  Z1 r# H) U7 E/ k$ Z
于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
; u5 u5 W6 z- Z3 h! v8 b  x4 D. [4 X,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土地管理局(城乡规划土地局、规划国土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9 ^! V- C. `) D7 f# Q% M
- V, B5 k) N, b! ], H* S
    当前,一些地方征地工作存在补偿低、费用不到位、安置不落实等问题,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由此引发群众上访、集体访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经研究,现就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 y0 J0 }1 n, H" y" a1 `! _2 ^* \6 I
    一、充分认识做好征地工作的重要性
1 G3 u" X' `" p# F' C: _/ Y    征地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涉及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保障各类建设必需用地,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征地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当前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尤为重要。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如果生产和生活没有保障,将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征地管理,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将落实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妥善处理保障经济建设用地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T6 Q  Z* {5 \( H9 U
( m2 M" b/ c) a
    二、依法把好征地补偿安置审查关) @% }! N% q% S: e, O+ y& V
    征地首先要考虑农民的补偿安置。各地要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关征地管理的规定和部发《关于加强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480号)、《关于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58号)的要求,认真做好征地调查、确定补偿标准、拟定方案、审查报批及批后实施、跟踪检查等征地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行使审查、监督、指导的职责,确保征地补偿安置措施真实、合法,为政府把好关。对征地补偿标准不符合法律规定、安置措施不能真正落实的,不得报批用地;对征地已依法批准,而没有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将停止受理该地区的建设用地申报。6 r1 f! ?8 i8 L+ M0 J$ P, @
+ l" j! ]3 S' o+ y# n& a! V& @& W
    三、大力加强征地批后跟踪检查工作" E9 G8 c7 J% X8 o5 L
    征用土地经依法批准后,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跟踪检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实施情况,督促市、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兑现补偿费用,落实安置措施。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对本行政区域内征地批后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2002年国务院已批准征用土地的批后实施情况,按部建立的反馈制度的要求,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汇总后,于12月底前报部。根据反馈情况,部将组织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进行抽查,并通报抽查结果。: D2 Y$ i3 t& j9 [3 m
7 m# e9 T8 D  Z4 l: C9 |/ w, x# C
    四、积极探索解决征地问题的有效途径* k' U8 E1 i. Q
    对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妥善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和疏导工作,化解矛盾。对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安置措施不到位、失地农民生活无出路的,要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汇报,采取补救措施。要推广各地做好征地工作的成功作法,采取多种途径,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要积极开展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和试点工作,探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征地制度。
. `& S9 ^( H; H2 k* j
6 Q2 a% L; |  W' E+ N( @$ W    五、严厉查处征地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c0 P2 c; H! T3 ?9 G# B; j5 I" x
    对群众信访反映和检查发现的土地未批先用、越权批地和侵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对涉嫌犯罪的,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对有关地方未按规定进行处理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责令限期纠正;对不依法处理并严重失职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征用土地的执法力度,强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能,调动农民保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确保《土地管理法》确定的各项征地制度落到实处。! [" O6 Z* \6 x/ o
# V! A+ M$ q+ F3 t8 I# ]
                                      二00二年七月十二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0:19:4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

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 Q2 H; H% W5 p2 h4 \5 p2 I9 ~5 z

3 V6 u, c0 |* E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 R/ k3 b6 ]( h% j: D2 x8 E
( a8 o, K- f8 s2 W8 A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e3 w! r, J3 n2 c& k3 ~: |' l
7 T; V3 ?2 F* ~" m8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征地补偿安置工作,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执行。
! f" R7 j+ s- C: `) R! m$ N' U$ O( L0 [; i( D2 [3 T7 n
                      二○○四年十一月三日7 l; R' K- i3 D8 y+ ^
/ ~$ j. p! I8 r4 M7 ~  l& J
  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 f! _7 h& m* d+ V4 A8 e
: q0 A. N$ c2 F9 y9 u! |1 h- ~
  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现就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 O& [, {! p# o4 [( u* x# G: A  ~( K9 R4 D4 |0 A$ b, _8 Q
  一、关于征地补偿标准4 `$ U3 M$ s& @
, E' R1 S. R( ^9 l5 ^' X$ j8 u
  (一)统一年产值标准的制订。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耕地的最低统一年产值标准,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制订统一年产值标准可考虑被征收耕地的类型、质量、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农用地等级等因素。
' F% M* q" `0 v# v: L. v+ r- ^8 `2 P9 Z
  (二)统一年产值倍数的确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统一年产值倍数,应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确定;按法定的统一年产值倍数计算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应当提高倍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30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高补偿标准执行。
, k% M0 ~7 x0 F" F, k
3 Y0 r6 J$ |1 i9 @# y- P  (三)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制订。有条件的地区,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可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省域内各县(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实行征地补偿。制订区片综合地价应考虑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
5 @  R$ M6 Z& {2 X! _- R* H8 f7 I8 g( K/ D1 F+ a
  (四)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土地补偿费应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具体分配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撤销建制的,土地补偿费应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 q* l5 O: P6 u3 x+ I: Y0 ~, w

2 |$ q  K2 x7 Z  a9 V  二、关于被征地农民安置途径
; e& h" H8 b  g$ ]- S  T0 @$ W6 u' p6 J3 }8 ]
  (五)农业生产安置。征收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民集体土地,应当通过利用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农户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首先使被征地农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C: q- y! K3 _. p9 K; k+ J
2 A$ `: B- d3 n+ ]
  (六)重新择业安置。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同等条件下,用地单位应优先吸收被征地农民就业。征收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民集体土地,应当将因征地而导致无地的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i4 M* B) r7 n2 P
! D1 M' f# g' `. F$ z% U  (七)入股分红安置。对有长期稳定收益的项目用地,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与用地单位协商,可以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入股,或以经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以优先股的方式获取收益。- {1 B& Y+ I3 S. T0 y7 P! _  P: z9 h

% S( I3 l  o0 {2 g, X& v  (八)异地移民安置。本地区确实无法为因征地而导致无地的农民提供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在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意见的前提下,可由政府统一组织,实行异地移民安置。
9 r) t& J5 \  q. N* p3 t5 `5 W1 |8 ^1 `2 W; q! t! j
  三、关于征地工作程序
! D; Y9 V- n8 H; z$ z7 C' e( ?. B1 w: O( I& _) H; p7 v6 ]$ n
  (九)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 Y2 R* R) `- [+ f" w( Y: b. g& J
  (十)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
1 o) N2 }9 s/ B8 a* ~) {6 \4 I* O% K$ A5 R  w# S
  (十一)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7 @+ u! P4 i, Z% R' t

- A# Y7 i% U: d% B+ V9 z: |, }  四、关于征地实施监管; J2 w" z) s6 l# H/ p9 u4 `
; ~2 Z( W7 ~7 U/ g& m7 r1 g- ~2 b+ q
  (十二)公开征地批准事项。经依法批准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征地批准事项。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在被征地所在的村、组公告征地批准事项。
9 i4 z1 E. G" s
2 j6 I( M/ w) q/ Q' g  (十三)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应按法律规定的时限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拨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配合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对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u( `0 P6 u$ Q# e

4 i9 w" k" ?  i/ F4 ^# O  (十四)征地批后监督检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对依法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因征地确实导致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下降的,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积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0:22:24 |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五章 建设用地
5 v! h6 h% Q, F1 V4 m% v7 P7 B2 \( N- s5 A. y! R$ I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 w! W1 P" r9 `: t! J

; I7 G6 i" ~' s  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9 ?( E. g. d* {* D) A9 a
) A6 U& @5 N! S+ z, _" W8 i, D
  第四十四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3 T: O: ~9 h( b' \. E: N" e
; B/ D* B% N# V+ _2 q0 L- J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3 ]9 ]$ t+ P7 e" m1 G, n- J
9 m& @2 ]# \/ N' J6 j' o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3 |4 V1 ?# x- }: A7 L3 _6 p( C# ~  N; t: T0 W. ?
  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 ?/ J5 ^1 X: W0 O. p$ p' D
' l; q% P6 ]- d' W
  第四十五条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 b1 ^% L' g: C0 k: d

; O5 o7 k8 M; O* ~+ u$ Y  J  (一)基本农田;
$ {2 `; a/ I7 w# L" E. A5 r
* |! ?- e( V5 _/ M7 E1 x$ p8 w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8 k0 w  G, Z$ L: y; m3 |
. b3 y& R- F0 P) g; Q  (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 H" [( R) V4 j# p# L

( o9 w1 x6 x& H: l2 J8 }% F  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 F1 s. Y5 O# \/ W0 m$ X- c2 b, v* _- S  u3 `
  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 l" v1 c2 z# O' u$ ^3 ^

6 d3 g0 c; ^6 j  第四十六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 n- X, V) _6 b4 ~1 G, p% z4 r) I" ?6 }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 Q9 L6 R$ k; {5 \

: m- j: V# b+ V6 A7 A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 B9 v! m+ J0 E) m/ k/ D
$ G2 Q* U( ]+ Z3 R, x  N: ?6 l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 m/ ]  r; H2 V6 y1 P4 z9 N" K, i

4 L" z9 L3 G5 z+ d, @- P! M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 ~' k  a  J' K1 k, P
; y) F) H' U) G/ L" o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 V" y0 M6 [2 G$ E

5 w* w9 R) B$ @# s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2 Z, U% G8 h. |+ N; o! l
* Q( p7 g- T* o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 A. g  R! y' g5 \& i

- Q& Y0 E1 F+ B6 C  Q6 q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l$ B8 ~6 ]: \/ w/ M) `" i" ?

7 R6 d& Z: I( w  第四十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6 \: ?/ U& Q3 X

/ X) L' M8 b* S1 z3 A  第四十九条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 1 T/ O- i( y# J1 E- p2 I  m
2 Y0 k4 S4 `0 H8 U' j
  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0 V+ f: i9 v) _9 l% }1 b8 q: k2 I2 P# O
  第五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 , \0 Z9 ]9 F; I/ |5 b) g

0 N) L2 O" s4 P: }8 N3 ]  第五十一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土地的补偿费标准和移民安置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 F( V' o/ [1 d/ X/ I6 S" G
3 ?  Y8 {* ~5 b/ ^4 l  第五十二条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标准,对建设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1 r! D+ I& w- A, d- J7 u8 a
5 l6 I" W3 y( Q: R% A
  第五十三条 经批准的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关文件,向有批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5 T* F. z( L4 M3 Y# R+ j0 ?; M1 \( F; B3 }1 K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4 M( H; r) n+ o, u# f; L
( A$ H" ]2 W- ^) X- l; R2 @; @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1 g3 y- x$ ^2 ?" J/ ~
* v$ O% F* ?: r6 `/ e2 e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2 _, K+ g! }! f6 p# e8 c) W
8 `! [( L9 ~( F* G( e( R7 A" I. Y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 J* i8 |2 c4 W0 Q6 Z9 s  d
. D$ i5 |9 P& I' b( `$ V7 K0 q1 i3 m# b3 a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 L$ N, ^+ o' ?( w3 ?6 x, ~
- A. \6 Z9 \7 n5 D9 X  R$ L
  第五十五条 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6 {% t/ j" ~) f# q  r
2 C* H" \" h& c/ o, N5 m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
5 Y5 s- A) R* ]+ z6 v/ _. U* B2 E
  第五十六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 \7 Z! s# h9 _1 H7 z" W0 s/ o& j! O( E, N( J9 a5 Z
  第五十七条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土地使用者应当根据土地权属,与有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 G/ ?  v) n  N- W
8 B2 A. q; q) i2 [1 @0 D
  临时使用土地的使用者应当按照临时使用土地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 G) @  K. G5 {2 ~6 |7 p
" a; A4 R8 ^6 \/ a. U: m- z
  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 8 b: _2 w& A% _
6 r& H" T  M; }# X$ \. }
  第五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 k* M  d. B0 W& x2 o4 \# Q
9 Z0 G0 @, O3 c* A* L. ^  (一)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6 J# R( r' H  d
2 v2 E$ D9 U: |/ }& D
  (二)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 2 N4 h, N$ t4 K: V

2 c& f0 G/ k, Y3 X  (三)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 |3 e7 y8 {% \
1 z3 P4 p' v/ N; u  \  (四)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的; 5 t4 v; t- K8 f% X

* R9 w2 l; W4 ]. t  (五)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核准报废的。 & d6 l/ u4 {& h% w, ~4 _! B: J' q

( D! u' o* ]8 I/ C  依照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 X9 L# d! E, i' ^
; q/ [8 x8 v* x$ n  第五十九条 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等乡(镇)村建设,应当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 p6 U3 M7 G; k" i& a
3 ~) O! P2 K" T6 K( Z  第六十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 I/ m/ M9 v: U& D' L( \8 v

0 Z1 _+ O' X1 O3 C5 E  按照前款规定兴办企业的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控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按照乡镇企业的不同行业和经营规模,分别规定用地标准。  第六十一条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 l' \0 R' s- r9 ?6 V

" `( \: O9 b2 n" E6 F6 [) G6 E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 z; W0 v, O% J$ k& a# u' `7 D' x/ s$ c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4 H/ S! l; d" x  ^: w# y7 C/ }% g  c6 Y" o3 N, M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 s' y4 B# T, |1 Z
2 E* Z# J2 V8 V' n- x1 W, O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 ^, o1 P0 [7 c5 v, z0 a% e0 R2 i8 O6 ^, j# A
  第六十三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 ]0 R/ Q* \0 T/ C. n6 A* |/ W7 i+ L. X# I
  第六十四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前已建的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重建、扩建。 ' l: q) }5 O% v8 W7 m+ B

( h) H- O* E* `6 a; N8 t0 N  第六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3 S1 @; {5 a# [3 \% g2 @9 @6 n
3 s' @0 t+ M7 {2 i  (一)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 P" H& J; A. z# `
' W* t6 k) n( m$ i3 D
  (二)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 H7 _/ W, g3 @: C3 U( r- a) i0 Q9 C
  (三)因撤销、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 X# |) U) u0 ~: P) s, C$ K- M% _9 \" H& }$ @7 I$ E2 a
  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收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8 }* R1 F) v  e: w' R

+ S, k* B; _/ |4 V, k[ Last edited by 王希胜律师 on 2005-11-26 at 10:52 AM ]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0:24:13 | 只看该作者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

第九条 管道企业为了巡查和维修管道,需要征用埋设管道的土地时,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征地手续。管道企业依法征用的土地,使用权属于管道企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当地农民在征得管道企业同意后,可以在征地范围内种植浅根农作物,但管道企业对在管道巡查、维护、抢修过程中造成农作物的损失,不予赔偿。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0:26:13 | 只看该作者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

第十三条 被征地单位的土地被全部征用,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第十一条规定确实安置不了的移民,在国家下达的三峡工程专项农转非控制指标内,经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审查,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其农业户口可以转为非农业户口,相应的移民经费交安置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由其统一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0:30:07 |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通告(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八日)

五、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批准权属于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征用农用地的,必须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征地批准文件必须公告。征地按照原用途给予补偿,补偿安置方案也应当公告。补偿费用收支状况应公布。侵占挪用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0:30:59 |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五章 建设用地/ J9 g4 E+ G$ V% B+ g  E, y6 b8 \; p

+ B* k3 v* m, T. v1 k! h7 O: c  E9 @& W' w4 G$ D  ?+ k3 t
& Y1 W  a4 }" D9 b

* S+ v. G$ P1 D8 ?; ]3 L" |
$ f# i, G8 I+ m# X* C 第十九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v& w. g% m, }. T1 m: G3 D

7 y7 K* p3 m+ p2 |3 Q3 @3 X/ D* [" f8 U4 X2 F" R. B5 X9 v
 第二十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 \# s( h0 t( _& r  (一)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分批次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
2 H; N7 J! ~+ p  @0 \  (二)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 i' B; B7 Z, T6 Z1 D( r
  (三)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按具体建设项目分别供地。" |  N3 q! W9 M- d7 p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1 N: Z- Q* v- \+ @2 ^
3 `4 T8 F1 n  a; V) R. B  w  q4 P2 `; i: ^- G8 f' W! t
 第二十一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一次申请,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分期建设的项目,可以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方案分期申请建设用地,分期办理建设用地有关审批手续。$ w5 \( V- A" |( K9 y7 T
  m. B7 W/ |: C% C6 c) C' L

9 g4 `. K; c1 g 第二十二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H, z8 ^$ h( f2 w0 k# r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f3 E2 N$ n+ P: k  Q2 y. f
  (二)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拟订供地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应当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6 y* b$ K4 N* w( S7 \, N  (三)供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 e0 N' h$ y$ z  K: }$ w; Y  (四)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  k! Q+ p5 L' w
  通过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并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
9 H0 h& K: L. p3 f' w. C0 ~; S$ S! I& ^
0 K1 H& E3 W+ V5 j8 r
 第二十三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 Z, d7 b2 F/ ]$ A( t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3 K! D, h( T+ r& U" I, ?0 g
  (二)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涉及国有农用地的,不拟订征用土地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供地方案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征用土地方案时一并批准(涉及国有农用地的,供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 J0 P: k. y+ y6 r4 t, p
  (三)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k! W/ l2 d- L+ t0 `! ]4 s1 ^
  (四)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4 A7 Z7 Q6 c1 p  P# P
  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民集体所有的未利用地的,只报批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 u% J, {/ ]) q  X( O4 n9 c/ w1 f5 m) j0 Q( b7 q' Y5 t: t
! R# Z' ]* A. S+ ^, I
 第二十四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办理;但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军事设施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用地,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 v% a, V; A1 d: `) ^4 B
9 J; \- o+ f" ?; k( O/ |- F" i2 r" p4 F! f
 第二十五条 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e6 p4 h9 G; z& ?: T: w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I0 w. X6 j3 x+ D0 R1 W/ A7 p& Q+ F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0 s- w0 p) p* E. N8 R  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 u1 z# M* C7 k0 T7 `" x  v5 ]( _# \6 I

2 U# l6 Y* y0 m- ~& S: Y# D 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5 D3 M9 K" l. G$ M/ q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L0 C: g. u8 V+ ?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 m" _% d4 ?: G, Q3 j( i, B- r7 L) r3 x
; Y9 {7 f3 j" x7 }6 S3 F
 第二十七条 抢险救灾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属于临时用地的,灾后应当恢复原状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使用,不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灾情结束后6个月内申请补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3 s( S! W7 g$ e7 u2 `2 W! v; W$ S  Y( u0 L% F0 L

$ B* i% \4 p$ h# X/ ^" i 第二十八条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占用耕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当自临时用地期满之日起1年内恢复种植条件。
% N5 S; z, \% P: r$ @8 p
' r* _' G. o7 e0 X! T- k
0 f! B( z- L$ v5 \4 ` 第二十九条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包括:8 U8 J# Y4 }% J7 K0 Q. ?' g1 K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 ?! {) Q5 ]3 G  (二)国有土地租赁;
( w  m8 k/ \, Y; e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6 ~: _. u$ y0 T8 w9 o& X

( F4 ^, k% w% K- ^: F. d4 b* t: x1 l" l% J* F7 ^
 第三十条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是指国家在新增建设用地中应取得的平均土地纯收益。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0:32:31 | 只看该作者

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 _! N) C$ ]' h% D  J; V; Z$ G1 @5 }5 e' q( k- h
* q6 x. W8 T2 v' l& u: a
 第二条 依法应当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的申请、审查、报批和实施,适用本办法。  Y& }& p0 D- L! u2 _, Y8 p
1 K6 n7 f  z( g/ L/ X

) w0 {0 ^$ z- h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用地的申请受理、审查、报批工作。+ D( A% J/ G1 V( U' _1 R3 f! o% y

* ~# h  c. @4 U
/ |( [/ g6 ?% N' Y 第四条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预申请。* }* P( T  ?/ k: m5 R' {8 w
  受理预申请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对建设项目的有关事项进行预审,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0 E/ M4 {. `6 L9 |; C* r! Z& A: o
6 l3 l( m$ y; f+ A) n" j
8 M  E5 J8 N9 v& s' \7 f3 B" |6 c
 第五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1 }* _6 I0 b/ g) C) r+ \+ t+ E3 {  建设单位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附具下列材料:
- E& D3 @. X& J  (一)建设单位有关资质证明;
/ `2 r; B2 f2 U; U0 `- D0 \. B3 X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者其他有关批准文件;$ v$ v% n' O& W' ?- j  y4 s
  (三)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F% n! `) F( x+ F
  (四)初步设计或者其他有关批准文件;$ e: a( F/ `6 t: X0 x( {0 D
  (五)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 a) R: B1 q* `5 s  (六)占用耕地的,必须提出补充耕地方案;
4 x% z- [  t. s* i: I8 ?) `8 X7 N  (七)建设项目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应当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a: y  o9 T* A

- R! c4 F6 q) z, a* l
) }1 Q- l3 C( k. i" j2 B 第六条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建设用地申请,应当受理,并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1 S2 Q6 T# h, {! }: n9 B5 H
" l/ `% M0 R) g9 m, x
( D0 t% r4 R4 [$ z: g/ u: K0 p, B0 } 第七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用土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 c5 n, _, W( E% Q5 \1 X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 c/ e0 ~: g; Y& y6 h
0 e( s7 T% J" S: M* f3 b4 D  Z1 j4 n5 v, K
 第八条 建设只占用国有农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i6 [) l- @/ W& {; I+ w$ x
  建设只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拟订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E: u2 X. o, f6 @8 T6 O/ V4 v# t
  建设只占用国有未利用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应由国务院批准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拟订供地方案;其他建设项目使用国有未利用地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办理。9 p: j2 I1 N/ I" K/ R4 e

5 _  r# L+ A2 D
4 W7 t8 E- b/ y" [0 M! [- `3 }# L( q+ n 第九条 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应当包括项目用地安排情况、拟使用土地情况等,并应附具下列材料:
4 z- C: }$ T) r( e  (一)经批准的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占用基本农田的,还应当提供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2 j  K) }% Y- i  (二)由建设单位提交的、有资格的单位出具的勘测定界图及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P! ^; U1 {* W+ h. m9 [4 B
  (三)地籍资料或者其他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C/ L4 S# D# k) `$ W
  (四)以有偿方式供地的,还应当提供草签的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及说明和有关文件;
* e0 g- M$ s7 I1 A0 \% D% {) U- E  (五)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还应当提供城市规划图和村庄、集镇规划图。
5 C/ ~2 W  @$ [) o, \; N( O0 o: n  t- i
1 h2 s' v& l% O; k8 R
 第十条 农用地转用方案,应当包括占用农用地的种类、位置、面积、质量等。
* B, R3 u# g; i3 T4 _# z* j% o  补充耕地方案,应当包括补充耕地或者补划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质量,补充的期限,资金落实情况等,并附具相应的图件。
( C6 _" r, c* O' u- I# ~6 ~  征用土地方案,应当包括征用土地的范围、种类、面积、权属,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途径等。. C$ C0 I# k! \$ p& H0 n+ d# t
  供地方案,应当包括供地方式、面积、用途,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标准、数额等。
- n2 N; i+ s; Q- F6 ^
* D: w7 X- Y/ V# d
- r3 C5 V+ k# C 第十一条 有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上报的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和有关方案后,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应当在5日内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并将审查所需的材料及时送该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z1 Y0 Y( E! B# c  v) A5 X7 ~3 v
  对依应由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和有关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必须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并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 y( J* L1 |' N: G) n3 v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后,应当将批准文件和下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材料一并上报。
) [4 b: g* Y  p1 K: b% N1 t
! [0 P/ B5 S0 b: B7 O
" p% r  [  u7 l4 c, T 第十二条 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上报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并按规定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30日内审查完毕。
$ Y' k0 t( ~6 j; g! T  建设用地审查应当实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内部会审制度。4 m1 J! L& W* b( n2 k! }

4 Y6 G0 b6 Q2 v
1 U  V& U. i; {" m 第十三条 农用地转用方案和补充耕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8 O$ l8 {. X9 E+ `. E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t, e+ ]2 L( W4 P1 @' {
  (二)确属必需占用农用地且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的控制指标;5 Y9 x& `- N& S7 J4 Q& T
  (三)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方案符合土地整理开发专项规划且面积、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P, d* X8 V( Z& ]
  (四)单独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必须符合单独选址条件。
8 ~3 c7 p0 {+ A/ Y
# ~% @* A6 U& ^, o  K+ n3 Z7 R3 b8 L4 T/ s" C4 F
 第十四条 征用土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g3 n; v: V- R) ?- y
  (一)被征用土地界址、地类、面积清楚,权属无争议的;
( e. n/ c; P4 _. X) n3 k3 ^# i1 i  (二)被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0 E$ O; S2 C. [+ X6 T4 V# T* o  (三)被征用土地上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途径切实可行。. b$ s& G) z/ q) Z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依法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不得办理土地征用。
, O, i3 j  j0 U5 k3 w  t  D2 Y8 ~5 a5 z
! y, g6 n9 O  i* d0 n
 第十五条 供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政府批准:
" U5 V. C/ r' Q% b% \) `  (一)符合国家的土地供应政策;
$ o- i- n; u" f* y" _  U6 n1 {/ c  (二)申请用地面积符合建设用地标准和集约用地的要求;; m! O% C: k) T; D, {$ q$ e+ d
  (三)划拨方式供地的,符合法定的划拨用地条件;
7 }) a" t! H: x% s4 N1 U8 N  z  (四)以有偿使用方式供地的,供地的方式、年限、有偿使用费的标准、数额符合规定;1 E- U2 O, Z) |# K: {% C! ]2 n
  (五)只占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必须符合规划、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5 I/ b; Q" T8 c

! Z' w" t. c/ ^: X2 t8 o; R% p1 h& F: x, L2 L/ }
 第十六条 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批件后5日内将批复发出。2 {! f! F( I' [8 D
  未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不予批准建设用地。
0 [5 s# A: C9 z+ o/ V) J! D: H2 U  B" u

  j, b9 ?4 e( U# p  t1 U* K$ x$ g 第十七条 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由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J) h' X- \. ~4 j
& Z+ L9 U! o; z$ e- M: e/ U

( f  X. l- F2 Q# N+ [# N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补充耕地方案经批准下达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 _7 Q# S" w( O: B: Y+ v2 d
3 v. h- j3 P' r- C
. b8 k1 s" P' s. y
 第十九条 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0日内,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范围内,公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9 q  O. K9 v% J6 d0 W: o) @1 }
  公告期满,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范围内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内容,应当符合《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 u, E9 ]9 v. h# I: P2 P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并落实需要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途径。4 ?2 X$ }' i# Z* G

; T0 T& E$ w9 o5 t$ |4 H" I/ Y& i4 S; _
 第二十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经依法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布规划要求,设定使用条件,确定使用方式,并组织实施。
$ k, r; l  }4 v/ P
- _7 v- t3 I! _8 i! s8 }& n" X0 E5 r. ~2 L
 第二十一条 以有偿使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并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使用者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后,依照规定办理土地登记。8 {4 C! k) v2 _2 ]( Y% C: F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颁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依照规定办理土地登记。《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应当包括划拨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条件等内容。
5 [/ m( }' a& h! [0 |) ?9 E' D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用地批准书》公示于施工现场。5 G$ F( O" f+ x  Y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提供国有土地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布。
5 j! E& D; D* V8 {- S6 F6 F) }. D0 j7 Z' ~( p" x0 ^

- Z  }+ y( i6 ` 第二十二条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跟踪检查。( S2 Q2 S3 i" i- E
  对违反本办法批准建设用地或者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罚。4 P3 C% Y" D: H1 ]: D- m7 s
) j) q! ?3 h- k, i! `/ R' I' I" j

7 Z2 Q9 g9 h1 V/ H/ u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11月22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国家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暂行规定》和1990年4月29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审批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0:35:07 | 只看该作者

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执行
0 ?3 W8 ^# |& A& e1 J2 @2 J《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 Z+ E: z9 J3 U4 B# j. \
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1 E! e& ~; n% u# B
5 f1 l/ ^6 v! J
* b5 I  c8 ?4 d+ j; ?(国土资厅发〔1999〕97号)- O) a+ |0 `: n' a! v

0 ^3 K. H# d3 Q) v4 T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 z' R+ M8 @! [- Q. q# Q. h& w0 x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 z2 t! R1 m4 `4 w. f, r4 g$ t$ o( w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七日
, M$ {" i$ q, L% j3 ^      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6 Z9 s! R) X$ i/ r2 h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4 |' V) F9 ?( {" k( Q2 A: V" s
: e: {* x& x3 |( {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转变观念,依法行政,在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建立集约用地的新机制、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加大土地执法力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土地管理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最近,根据有些省(区、市)的反映,在一些地方由于对《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一些条款的理解不准确,影响了新法的正确执行。为了准确理解新法的精神实质,全面贯彻新法确立的原则和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现就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 W; @6 g  x; k; O: g( @
% R9 p1 h+ {3 Y, C2 c' v5 H. R: d$ C7 {
 一、关于土地登记
! y; {$ A' J* N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登记发证,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登记发证办法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登记发证办法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制定”。这样规定,是为了明确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资产处置权属于中央人民政府,便于解决中央和地方在土地资产处置上发生的纠纷。我部已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协商,在京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拟委托北京市人民政府进行登记,发生争议时由我部进行裁决。各地在修订地方性土地管理法配套法规时,应当维护土地统一登记的原则,保证土地登记资料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涉及土地资产处置时,可将土地资产处置权与土地登记权分离,土地资产处置权按照资产隶属关系确定。9 L3 `, R. ~, g- p* C( R

& g5 L9 {" G* b5 R; c  C. k9 q& g# A' ^
 二、关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现有建设用地的审批
2 d. n% M4 j# R- c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立法精神,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现有建设用地的审批权应属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收益也应属于市、县人民政府。这样界定,有利于鼓励市、县人民政府盘活存量土地,建立集约利用土地的新机制,培育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各地在修订地方性土地管理法配套法规时,不应对现有建设用地再实行新的限额审批。
/ Q. }" E; e  P1 t1 Z, N' Z0 A5 u( u

4 d  ]2 |5 ^3 K! B 三、关于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分批次办理农用地转用的报批
$ ~! L6 E' \5 d$ J% \* U% }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按照这一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申请农用地转用审批,申请时应当提供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土地的开发利用规划。但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机关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时,不应要求市、县人民政府附具具体建设项目或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的情况。
$ a! D: s3 c( \$ ]0 S) T8 d: x/ N0 B7 d& J
0 ?; A: L5 y. D- V* s6 {
 四、关于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的审批4 l: ~) U; j( e
  《土地管理法》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审批采用了农用地转用审批与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相分离的制度,即农用地转用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报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而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体现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在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同时,充分调动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城市和村庄、集镇规划合理使用土地的积极性。各地在修订地方性土地管理法配套法规时,应当认真贯彻新法的这一立法精神,对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不应再实行限额审批。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建设用地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国家供地目录的要求审批具体建设项目用地。
: V/ X: j! V9 F) y
" P2 J. }2 m. b  x
" D) e: ~7 ~/ r; i7 q 五、关于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标准的确定8 X6 ]7 W% B7 G% _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这里的“该耕地”,是指实际征用的耕地数量。而“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到六倍”中的“该耕地”,则是指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被征地单位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量。这样规定,是将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与人均耕地面积挂钩,以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人均耕地的平均年产值的倍数计算安置补助费,从而使安置补助费标准的确定更加公平、合理,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5 g: b1 {0 @! j% K* j
' x! d8 |6 @6 L! s7 ?3 m7 T

' ?( ?3 Z, f/ P; R1 O" S9 w 六、关于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百分之六十的折抵3 J2 J# j, D1 ~0 b9 l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都必须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履行占补平衡的法定义务。补充耕地可以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方式。如果占用耕地的单位自身没有条件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补偿耕地的,可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由其他单位代为履行该项法定义务。《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百分之六十可以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是指土地整理单位新增加的耕地面积,其百分之六十可以作为占补平衡指标有偿转让给其他需要履行占补平衡义务的用地单位。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鼓励土地整理,建立多整理多得利的机制,促进土地整理的市场化、产业化,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0:36:21 | 只看该作者

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

第九条 单位侵占、挪用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依照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 Y# Y7 U6 y# n/ B  (一)侵占、挪用不足10万元,且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 C- c! u7 r% N* D! m- f  (二)侵占、挪用10万元以上不足50万元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b" E  p) q& p9 P/ h# A
  (三)侵占、挪用50万元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
1 s. F* K7 x/ b1 ]& B; h+ O  侵占、挪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大连房地产律师 王希胜律师团队提供专业法律服务!联系电话:13840969156 0411-83615018

手机版|联系我们|大连房产律师网-大连资深专业房地产律师王希胜的网站 ( 辽ICP备15005998号 )

GMT+8, 2024-5-18 18:31 , Processed in 1.186232 second(s), 16 queries .

王希胜律师 | 13840969156 | 短信 | 地图导航 | 微信扫描,添加王希胜律师

辽公网安备 2102040200013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