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房产律师网-大连资深专业房地产律师王希胜的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王希胜律师 13840969156办公地址导航
查看: 104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律法规等对城市居民农村购房的规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4 15:3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摘录" A, M7 c. y4 |" w* i
; g+ Q9 Y1 ~. @4 ]4 p' H$ m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 Z% ]& F# G- b1 {, \
/ I; A2 i1 f6 w/ z& ~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1 U% _& P5 F2 K8 k( w& F6 V- O( x7 u4 C6 G& Q0 r( H' B: f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 y3 r# H: L& k, Q, F! }' V( Z" E! v. U7 b# L# p, e+ F/ j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7 N$ `+ P! z/ b# g7 G

: k- M9 u& U5 ?2 H/ N! Y1 L        第六十三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2 Y. R$ t+ t& H7 h3 ]

5 v. X" a/ d( y& ?
" h. H- S: w) i% g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 l  s0 J& Z$ T0 A

* c1 X. N  y$ l8 t1 O; s& k5 F5 O国办发[1999]39号
2 B) C0 C' e. o" q3 x1 X7 G9 X0 ^4 v+ j6 ^7 s6 l! _
          二、加强对爱民集体土地的转让管理,严禁非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9 t5 S9 D' `( D% Q

6 N- e3 u! a- c& T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对符合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乡镇企业,因发生破产、兼并等致使土地使用权必须转移的,应当严格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 C, [: g& Y. w: M
# m# ]+ J* B- h8 g' j  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2 e6 p) I, h% |
! d( _0 ~$ a$ W8 h6 E
         
; V" _- A5 n5 {1 e- B' F/ e& I) ?1 N" K6 R. {8 c)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
8 [" ?0 Z3 s2 ?0 U9 V6 |( p1 X; |: {1 |
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
  [* z- l  i5 ?6 Z& ]9 c6 z- \2 y6 ?5 X4 ]/ p; Z3 G
国办发〔2007〕71号 2 |' @' L* G, q

5 ^$ x* z0 O% }3 M%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5 x, l7 @* y. I/ M1 }9 D

" t# B% C& Q, }) ?( @& B# p2 w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的政策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但是,一些地方仍存在违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非法批准建设用地等问题,并且有蔓延上升之势。为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坚决遏制并依法纠正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3 R& [6 a; g* U: Q$ P" q' ]  ?' s( Y4 g
    一、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1 n6 ]7 [+ Z8 l4 q
4 W' [/ n" @# ~  E6 q: U% H, j
    土地利用涉及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统一管理。我国人多地少,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但是,一些地方在土地利用中没有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不依法经过批准改变土地用途都是违法行为。任何涉及土地管理制度的试验和探索,都不能违反国家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既要加强土地征收或征用管理,更要重点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3 X# ~- b- A* |/ S( V3 H8 Z
6 O7 R: k7 }! y( q* Z6 H7 [5 P    二、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 # I0 N: _7 i; o7 d* b( L7 R0 I) M
- N- d/ p) x0 g" M$ s5 r9 N  {
    当前一些地方在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擅自扩大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范围,违法提供建设用地的问题比较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村民住宅等三类乡(镇)村建设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对这三类用地的范围,法律和政策都有准确界定,必须严格执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规定,乡镇企业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企业。要严禁以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为名,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 f- C/ \7 y' o+ T

& G8 k8 N$ n* P  U3 U0 m+ P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建设需要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都必须依法经过批准。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以下简称乡(镇)、村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依法办理规划建设许可及农用地转用和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手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兴办企业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规划,并纳入建设用地年度计划管理;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必须先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用地规模必须符合有关企业用地标准。
3 R8 C, ]7 W9 t' H4 M, O
0 i3 v) g0 J0 y$ I0 [7 G, A    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 j  c- M  w  E7 X$ y( h. v5 _) E

8 G1 s( f* u- l# O8 C1 ^7 x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规划,没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协议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a! s) Q% W. S3 Z$ j8 t6 D5 ^  V/ C9 ~$ ^

+ L3 ?; W, ~' b9 L5 Z    三、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 % ^9 Y0 ^! H; y3 ?8 k: d

+ N, a2 l% [, K- C    一些地方借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土地整理折抵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名义,擅自扩大建设用地的规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规划,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严禁以各种名义,擅自扩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以及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 ( B6 a& f" v% U7 x

7 h* G% q4 N' q/ O% J8 I; {  P2 H- q3 H    严格控制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范围。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发生破产、兼并等情形时,所涉及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方可依法转移。其他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是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并不得用于商品住宅开发。
) _8 n* o1 _( w+ K  f0 |0 U. z* ?& a, \4 A1 R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只能折抵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不得折抵为建设用地指标,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已经批准的试点范围内。试点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乡(镇)、村规划,必须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农用地和耕地面积不减少。不得以试点为名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强制搬迁,侵害农民权益。
$ U6 q3 _/ K1 t* ^  w+ Z5 x/ Y9 [
: x! W4 f6 y9 s# @, E! V/ X2 q6 G    四、严格禁止和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转用农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 j  I# v9 Y: |" [8 O$ @
9 q8 P9 _1 m; s3 L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通过出租(承租)、承包等“以租代征”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项目建设的行为。对此,必须严格禁止,并予以严肃查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对“以租代征”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面清查,并严格依法依纪处理。严肃追究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责任。严肃处理以罚代法、处罚不到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以租代征”占地建设的,要追究其非法批地的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应给予政纪处分的,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规定办理。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代征”占地建设的,要追究其非法占地的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纠正、整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力的地区和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实行问责制,由国家土地总督察责令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
" T! o7 H+ g9 o# a
! S1 N# T9 s) W6 ]1 z    五、严格土地执法监管 - G4 N- b0 Q5 X! `- G# F

6 `, L) M& ]: D    国土资源部要会同发展改革、监察、农业、建设等部门,依据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土地执法监管,坚决制止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本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监管,形成执法合力。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规划许可,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电力和市政公用企业不得通电、通水、通气,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受理土地登记申请,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占用农用地设立企业的,工商部门不得登记。同时,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在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完善对乡镇企业、农民住宅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和流转的政策措施。 ' S4 ~* {6 c2 ~& h9 [0 A

$ i6 @7 x) V/ R0 p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乡(镇)村干部、农民和城镇居民、企业法人真正知晓并且自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 s; Q/ `# A0 d5 E5 A' s. e- U  l6 s, Z" C" A1 k3 u$ P
    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制止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上来,从实际出发,加强领导,制订有力措施,认真清理查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坚决刹住乱占滥用农用地之风。
# @, R/ B! s) y5 j9 o9 I; t!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于2008年3月底前,将贯彻执行本通知的情况,向国务院专题报告。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 D" W) C1 C0 @! u! k9 ^) e( a& |& V; b
    国务院办公厅
! N  s& i3 I( O1 P$ ~7 }, ~7 b: P+ [& H1 N: Y5 D) @! d  `
    二○○七年十二月三十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大连房地产律师 王希胜律师团队提供专业法律服务!联系电话:13840969156 0411-83615018

手机版|联系我们|大连房产律师网-大连资深专业房地产律师王希胜的网站 ( 辽ICP备15005998号 )

GMT+8, 2024-5-19 01:41 , Processed in 1.127311 second(s), 16 queries .

王希胜律师 | 13840969156 | 短信 | 地图导航 | 微信扫描,添加王希胜律师

辽公网安备 2102040200013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